SMA沉板连接器:专为射频场景而生

在纷繁复杂的射频连接世界里,SMA沉板连接器以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和精准的电气特性,成为高频信号传输中的“常青树”。它不仅继承了SMA接口高频率、小体积的优势,更通过50Ω标准阻抗设计,完美适配主流射频系统需求,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测试仪器、雷达系统与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一、为何是50Ω?——射频系统的“黄金标准”

历史传承 + 性能平衡:50Ω阻抗是射频工程中长期形成的行业标准,它在最小衰减最大功率容量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尤其适合同轴传输系统。
系统匹配无忧:绝大多数射频电缆(如RG系列)、PCB走线、测试仪表均以50Ω为基准设计。使用50Ω SMA沉板连接器,可实现无缝阻抗匹配,有效减少信号反射、驻波比升高和插入损耗等问题。
高频表现优异:在DC至数GHz频段内,50Ω结构能保持稳定的电气性能,确保信号完整性。

二、SMA沉板连接器的核心优势

精准阻抗控制
内导体直径、介质材料(通常为PTFE)、外导体结构均经过精密设计,确保从电缆到PCB的过渡区域全程维持50Ω特性阻抗
优化的过渡结构降低边缘场效应,避免阻抗突变。
紧凑结构,节省空间
“沉板”设计意味着连接器主体嵌入PCB安装面以下,整体高度更低,特别适合空间受限的高密度电路板布局。
适用于小型化、轻量化设备,如便携式测试仪、无人机通信模块等。
高可靠性连接
螺纹锁紧结构提供稳固的机械连接,具备良好的抗振动、抗冲击能力。
中心针与焊杯或压接端子连接牢固,确保长期电气接触稳定。
多安装方式灵活适配
支持PCB直插焊接表面贴装(SMT)面板安装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结构需求。
可选配法兰、螺母、密封圈等配件,提升环境适应性。
广泛频率覆盖
典型工作频率可达 0~18GHz(部分精密型号可达26.5GHz),完全覆盖大多数无线通信、微波传输和测试测量应用场景。

三、典型应用场景

无线通信设备:基站射频模块、毫米波前端、微波回传单元
测试与测量:频谱仪、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的接口模块
航空航天与国防: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终端、电子对抗设备
工业自动化:高频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系统、工业无线网关
医疗设备:高频治疗仪、医学成像设备中的射频子系统

四、选型与使用建议

要素
建议
阻抗匹配
确保整条链路(电缆-连接器-PCB走线)均为50Ω,避免阻抗失配
PCB布局
射频走线应尽量短直,参考地完整,避免锐角拐弯,保持阻抗连续性
焊接工艺
采用恒温烙铁或回流焊,避免过热损伤介质或导致虚焊
安装扭矩
拧紧时使用力矩螺丝刀,推荐 0.5~0.6 N·m,防止损坏螺纹或PCB焊盘
环境防护
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中,选用带密封圈的面板安装型,提升IP防护等级

、未来趋势:更小、更高频、更智能

随着5G、Wi-Fi 6E/7、卫星互联网的发展,SMA沉板连接器正朝着:
更小尺寸:适应Mini/Micro同轴趋势;
更高频率:支持Ka波段甚至更高频段;
集成化设计:与滤波器、开关等元件一体化封装;
自动化适配:支持SMT高速贴装,提升生产效率。

结语:
SMA沉板连接器,不只是一个“接口”,它是射频信号通往世界的门户。50Ω的精准阻抗,是它对信号完整性的承诺;小巧沉稳的结构,是它对空间效率的追求。在高频高速的时代,选择一款可靠的SMA沉板连接器,就是为系统稳定性打下坚实的第一道防线。
连接,不止于通;精准,方能致远。

SMA压接接头:压接力度怎么拿捏?——小力气,大学问,稳了才靠谱!

咱聊点实在的,SMA压接接头这玩意儿,别看它个头小,可它是射频系统里的“关键先生”。性能好不好,不光看材料和设计,最关键的,还得看压接那一下的“力道”。压轻了,接触不牢,信号飘;压重了,电缆搞坏了,直接报废。所以说,这活儿真不是“使劲一压”就完事,得讲究——在毫厘之间,把力道拿捏得死死的,才能稳稳连接,经得起折腾。
下面咱就掰扯掰扯,压接力度到底该怎么控?

一、为啥压接力这么重要?

得导电啊! 力道合适,中心导体、外壳和电缆才能紧紧“抱在一起”,接触电阻小,信号跑得顺,不反射、不衰减。
得扛造啊! 接头装在设备上,可能天天晃、天天弯,压得够劲,才能拽不掉、震不松,扛得住“暴力使用”。
别把线搞废了! 压太狠,可能把绝缘层压裂、内芯压断,直接“开路”;压太轻呢,时间一长,接触面来回蹭,产生“微动磨损”,信号时好时坏,烦死人。所以,力道得刚刚好。

二、压接力度咋控制?几个关键点记住了!

1. 看线下菜,别“一力降十会”

不同的线,粗细不一样,结构也不一样(比如RG316、RG402、半刚性线),需要的力也不一样。
别瞎猜,直接看厂家给的压接参数表,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这根线,该用多大劲。
举个例子:压RG316,一般在 1.8到2.2千牛 之间,差不多就是“稳稳压下去,别猛怼”。最好用压力计校一下,别凭感觉。

2. 工具得专业,还得“体检”

别拿个普通钳子就上手干!得用带压力调节的压接钳,或者更高级的数控压接机,让压力可调、可重复。
手动工具最好带“压力释放”功能,压到劲儿就自动松,避免你一激动使出“洪荒之力”。
工具用个200到500次,就得校准一下,就像汽车保养一样,防止“年久失修”导致压力不准。

3. 位置要准,动作要稳

压哪儿?必须对准接头的压接环或者尾套指定位置,偏一点,受力就不均,容易出问题。
压的时候,一口气压到底,别压一下松一下再压,跟“补妆”似的,容易导致金属疲劳,变形也不均匀。

4. 压完得“验货”

压完别急着走人,先瞅一眼:尾套变形均不均?有没有裂纹、毛刺?有没有没压实的地方?
拿个放大镜看看,接头和线贴得紧不紧,有没有缝隙。
有条件的话,做个拉脱测试,轻轻一拽,看会不会松,一般50N以上才算合格。

5. 看材料“下菜碟”

黄铜的接头软,别使太大劲,容易压变形;不锈钢的硬,得多用点力才能压牢。
天气太冷或太热的时候,电缆的绝缘层(比如PTFE)会变硬或变软,压的时候也得稍微调整下力道,别死板。

6. 别乱来,得有“标准动作”

压接这活儿,不能“各凭手感”,必须制定标准操作流程(SOP),写清楚:
剥线多长?
接头怎么装?
压多大劲?
压完怎么检查?
新来的兄弟也得培训,考核过关才能上岗,确保每个人干出来的活儿都一个样。

三、常见“翻车”现场 & 怎么救

问题
可能咋回事
咋办?
接头一拽就掉
压轻了,或压歪了
校工具,重新压,对准位置
里面导体断了
压太狠,或者压太深
调小压力,检查模具是不是匹配
信号时好时坏
压得不均匀,阻抗变了
优化参数,多测几次,别偷懒
屏蔽层没接好
外导体没压牢
确保压接区域盖住编织层,力度到位

四、咱们德索的“土经验”分享

伺服自动压接机,压力稳得一批,误差控制在±3%以内,基本不翻车。
每批货开工前,先做首件检验:三维扫描看看形状对不对,再测测射频性能,没问题再批量干。
客户用的线五花八门?没问题!咱们可以定制压接方案,根据你的线、你的环境,调出最合适的“力道”。

最后唠一句:

压接这活儿,看着简单,其实是个细活儿、技术活。 SMA接头靠不靠谱,就看那一压的“火候”。 在高频、震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就靠那一下“刚刚好”的力道,让信号稳稳当当传出去。
所以说,压接不是力气活,是技术活,是责任心的体现。 压得准,才连得稳——这,才是真靠谱

SMA公头采购的十大注意事项​

做工程采购这些年,经手的 SMA 公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踩过的坑能写本手册。总结出十条实在经验,德索精密工业的货在这些点上,确实让人挑不出毛病。
  1. 阻抗这块不能含糊
得拿频谱仪实测 18GHz 下的驻波比,德索的货基本能压在 1.2 以内。上次抽检一批,居然测出 1.15 的数值,比行业默认标准严了两成。之前用过某品牌,标称 1.3 实际跑到 1.5,害得调试时多花三天排障。
  1. 镀金层厚度得看真章
3μm 是底线,德索有款 5μm 加厚的,在盐雾箱里蒸了 48 小时,接触电阻就多了 0.001Ω。车间老周说,这种头在潮湿车间用三年,插针还能保持亮金色,比普通款多撑两年没问题。
  1. 绝缘材料别图便宜
工业场合必须用 PTFE 材质,耐 125℃高温不在话下。德索这材料的介质损耗特别低,测下来比普通 PE 材质的信号衰减少一半。去年夏天,烘箱旁边的设备用普通头总出问题,换德索的就再没掉过链子。
  1. 螺纹顺滑度藏着玄机
英制 UNF 1/4-36 螺纹得严丝合缝,德索的通止规通过率从来都是 100%。装机师傅最爱这种,拧起来 “咔嗒咔嗒” 有节奏,不像有的牌子要么拧不动,要么滑丝。
  1. 插拔寿命得经得住造
500 次插拔是入门级,德索的结构设计能扛到 800 次。实验室拆检过旧头,插针磨损比别家均匀多了,不会出现局部磨秃的情况。生产线每天插拔十来次,用两年都不用换。
  1. 尾巴处理影响耐用性
应力释放结构是保命设计,德索的线缆固定能受住 50N 的拉力。上次有个新来的徒弟猛拽线缆,居然没拽坏,换成以前的货早断了。弯折测试也强,比普通款多折一倍次数才出问题。
  1. 屏蔽好不好看实测
焊接式肯定比压接式强,德索的整体屏蔽能到 90dB。在电机房那种电磁环境里,用它传信号,示波器上的杂波比用普通头少三成,数据记录干净多了。
  1. 防错设计能省大麻烦
插头插座的配合间隙得控制在 0.05mm 内,德索这尺寸卡得严,不会出现 “看着插上了其实没接牢” 的情况。之前有批设备用了间隙大的头,老是莫名断信号,换德索的当天就好。
  1. 认证齐全才放心
RoHS 和 UL 是基础,德索要军标认证也能很快拿出来。军工客户说过,比某些进口品牌申请认证快多了,急单的时候这点太关键。
  1. 定制响应速度见真章
特殊场景就得特殊处理,德索给雷达厂做的耐高温款,从图纸确认到样品到手才 7 天。同行一般得半个月,这效率在抢项目时太重要了。
前阵子帮通信设备厂选型,对比五家后发现德索八项指标第一。最难得的是批量一致性,同批次驻波比差不到 0.03,调试时省老鼻子事了。
德索工程师的建议很实在,户外设备就推荐 5μm 镀金加防水胶圈,成本多花一成,寿命能翻三倍。这种按场景给方案的思路,比光甩参数表强多了。买 SMA 公头,找对供应商比啥都强,德索这二十年连接器经验,就是最好的定心丸。

通信基站中 SMA 插头的防松解决方案

在通信基站领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是保障通信质量的核心要素,而 SMA 插头作为关键连接部件,其稳固性直接关乎整个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德索精密工业作为行业内深耕多年的专业品牌,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创新精神,为 SMA 插头的防松难题提供了一系列卓越解决方案。
德索工程师深知螺纹设计对 SMA 插头防松的重要性。我们精心研发的细牙螺纹技术,在德索生产的 SMA 插头上得到了完美应用。以我们的高端 SMA 插头产品为例,其螺距精确控制在约 0.25mm,相比普通螺纹,这种细牙螺纹在拧紧过程中,显著增加了螺纹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这一创新设计使得德索 SMA 插头在面对通信基站内复杂的震动环境以及其他外力干扰时,能够保持高度的连接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松动风险,为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锁紧装置方面,德索精密工业同样展现出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我们为部分 SMA 插头配备了螺母锁紧结构,在插头与插座连接完成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拧紧螺母,进一步增强连接部位的紧固程度。经过大量严苛的实际工况测试,无论是在高温、低温交替的恶劣环境,还是在强震动的工作场景下,采用螺母锁紧的德索 SMA 插头都能确保连接稳固,信号传输不受影响。此外,我们还创新性地推出弹簧夹结构,当德索 SMA 插头插入插座时,内置的弹簧夹会自动弹起并紧紧夹住插座边缘。弹簧夹的弹性设计,不仅能够自适应热胀冷缩带来的尺寸变化,还能在插拔过程中提供顺畅的操作体验,充分展现了德索在产品设计上的人性化与实用性。
材料选择与表面处理也是德索工程师重点关注的环节。我们选用具有高摩擦系数的特殊合金材料用于制造 SMA 插头和插座,这些材料在具备出色机械性能的同时,能够在连接部位产生强大的摩擦力,大大提升了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德索对插头表面进行了一系列特殊处理。例如,在插头表面精心设计防滑纹理,增加表面摩擦力;我们还采用先进的涂层技术,为插头施加特殊涂层,其中防锈蚀涂层尤为关键。在通信基站的复杂环境中,金属部件极易生锈,而一旦生锈,连接部位的紧密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德索的防锈蚀涂层能够有效抵御腐蚀,确保插头表面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维持稳定的连接性能。
在一些对防松要求极高的特殊应用场景下,德索也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建议客户在必要时采用胶接方式,即在 SMA 插头的螺纹部位涂抹我们推荐的高性能螺纹胶。这种胶水在固化后,能够将插头和插座的螺纹部分牢固粘结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防松效果。虽然这种方式在拆卸时需要借助专门的溶剂或工具,但在特定的高可靠性要求场景下,其防松效果无与伦比。另外,对于部分空间允许且对防松有特殊需求的项目,德索工程师还会推荐使用保险丝固定的方法。通过将保险丝穿过插头和插座上预先设计好的特定孔位,并拧紧固定,能够有效防止插头因震动等因素而发生松动,为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多一层保障。
德索精密工业始终秉持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探索,致力于为通信基站行业提供最优质、最可靠的 SMA 插头产品及防松解决方案。我们的每一项技术创新、每一个产品设计,都凝聚着德索工程师团队的智慧与心血,旨在为客户打造极致的使用体验,助力通信行业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您了解SMA连接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以及额定功率吗?

 SMA连接器是一种超小型同轴电缆连接器,其名称来源于Sub-MiniatureA连接器。它找到了许多应用,用于为需要同轴连接的设备内的RF组件提供连接。它通常用于在电路板之间提供RF连接,许多微波元件包括滤波器,衰减器,混频器和振荡器,使用SMA连接器。

连接器具有带螺纹的外部连接接口,该接口具有六边形形状,允许用扳手拧紧。可以使用特殊的扭矩扳手将它们拧紧到正确的密封性,从而可以在不过度拧紧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连接。所需的扭矩通常为8英寸磅。

SMA连接器的技术指标

温度范围:-65~+165°C(PECable-40~+85°C)。

振动:VibrationMIL-STD-202,Method213。

特性阻抗:50Ω/75Ω。

频率范围:DC~12.4GHz(半刚电缆0~18GHz)。

工作电压:335Vmax(有效值)。

耐压:1000Vrms(海平面最小值)。

内导体之间:≤3mΩ。

外导体之间:≤2mΩ。

绝缘电阻:≥5000MΩ。

插入损耗:≤0.15dB/6GHz。

电压驻波比:直式:Straight软电缆≤1.10+0.002f半刚电缆≤1.05+0.001f;弯式Rightangle软电缆≤1.20+0.003f半刚电缆≤1.10+0.001f。

耐用性:插拨≥500次(cycles)。

  SMA连接器性能

SMA连接器设计为具有恒定的,在连接器上具有50欧姆的阻抗。SMA连接器最初设计和指定用于高达18GHz的工作,尽管有些版本的顶级频率为12.4GHz,有些版本指定为24或26.5GHz。更高的频率上限可能需要以更高的回波损耗运行。

给定连接器的实际规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商和类型-可提供几种不同的质量/性能等级。最好仔细检查连接器规格

通常,SMA连接器具有比高达24GHz的其他连接器更高的反射系数。这是由于难以精确地固定电介质支撑,但是尽管存在这种困难,一些制造商已经设法适当地克服了这个问题,并且能够将它们的连接器指定为26.5GHz的操作。

对于柔性电缆,频率限制通常由电缆而不是连接器决定。这是因为SMA连接器所接受的电缆很小,并且它们的损耗自然远大于连接器的损耗,特别是在它们可能使用的频率上。

  SMA连接器额定功率

在某些情况下,SMA连接器的额定功率可能很重要。决定配合同轴连接器平均功率处理能力的关键参数是它能够传递高电流并保持热升温到适中的温度。

加热效果主要由接触电阻引起,这是接触表面积和接触垫在一起的方式的函数。一个关键区域是中心触点-这些触点必须正确形成并很好地配合在一起。还应注意,平均额定功率随频率降低,因为电阻损耗随频率增加。

SMA连接器的功率处理数据在制造商之间差异很大,但有些数字表明有些可以在1GHz下处理500瓦,在10GHz时下降到略低于200瓦,但这远远高于许多人有信心通过它们。

读完上述内容之后,您对于选择SMA连接器的技术指标,性能和额定功率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了。如果您对于sma接头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阅读我们的其他sma接头相关文章。德索电子,专业的SMA接头供应商,生产经验丰富,接受定制服务,ISO认证,一年质保,值得信赖。也可以向我们发送邮件咨询,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您的邮件,邮件地址:kaikai@dosin.cn。采购以及定制sma,拨打电话 :400-6263-698,查看sma产品图纸、规格、参数等信息,点击:https://www.smajietou.com/

介绍一下在高频段下带SMA接头的同轴 矩形波导转换器的设计

在微波系统中,常使用到一种很普遍的部件,即由一种传输线变换到另一种传输线的过渡元件,称为波型转换器,也称为波型激励器。对波型转换器的要求是:(1)能激励出所需要的波型;(2)驻波系数尽量小。

为实现宽频带内良好的阻抗匹配,目前广泛使用的宽频带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主要有两种形式,探针式和脊波导过渡式。探针式,即将插入波导腔的同轴线内导体顶部连接上金属圆盘或球,以及在波导腔上设置若干调谐螺钉。脊波导过渡式,通过在波导中加脊片,组成阶梯阻抗变换器,使脊波导的输出阻抗接近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以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

在这些技术中,为降低成本,采用SMA同轴连接器接头一般为标准产品,其介质、内外径都是确定的。这种结构带来两方面的问题:(1)SMA接头只能在单模工作在一定频率(18GHz)以下,在更高频率时SMA接头中的高次模将严重影响转换器的工作带宽,如果采用其它工作频率更高的标准接头,如K接头,其价格高出SMA接头许多,将大大提高成本;(2)转换器设计参数比较少,不易做到匹配。

一.  探针型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

相比于脊波导过渡式转换器,探针型转换器具有频带宽、易加工的优点,故本文只在针对这种形式的转换器做讨论。探针式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将同轴线的内导体做成探针的形式从波导的宽边插入到波导腔中,在探针顶部加一圆盘或小球,波导一端口短路,另一端口输出。在波导腔内加若干调谐螺钉。

通过调整下列三个尺寸来达到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在工作频带内有较好的匹配:(1)探针到短路端的距离i;(2)探针的长度f;(3)探针顶部圆盘的厚度h和直径g;(4)调谐螺钉的位置。

如上图所示,标准的SMA接头其外径mm,内径mm,而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其截止频率大概在18GHz左右。

本文设计了一个从波导型号为BJ220的标准波导口到内外径为1.3mm和4.1mm的同轴线的探针型转接器。标准波导BJ220的工作频率为17.6—26.7GHz,其范围已经超过SMA接头的工作频率范围。通过软件仿真,其最优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图​可以看出,由于转接器的工作频段超过SMA接头的工作频率,同轴接头内部产生的高次模,高次模在25.9GHz和28.1GHz产生谐振尖峰,导致转接器的反射系数急剧增大。

二. 改进后的同轴—波导转换器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文特在以前的探针型转换器的结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同轴线的截止频率为,当缩小外径b和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时,其截止频率会明显提高。故在SMA接头与波导腔之间添加一过渡阶段,即在腔体上壁插入SMA接头处开一圆孔,该空的直径小于SMA的外径,其内部为空气填充。

表1给出了经优化后的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表1  转换器的结构参数

f

1.01mm

探针的长度

h

0.99mm

圆盘的厚度

g

2.31mm

圆盘的直径

i

3.15mm

探针到短路端的距离

m

3.31mm

圆孔的厚度

c

2.37mm

圆孔的直径

其仿真曲线如图所示

由上图的仿真曲线可以看出,在标准矩形波导BJ220工作的频带范围17.6—26.7GHz内,转接器的反射系数在-27dB以下,即驻波系数小于1.05。并且由于过渡圆孔的抑制作用,由高次模产生的谐振尖峰也被提高到35.6GHz,移出了转接器的工作频带。故通过这种改进,SMA接头认可运用于高于18GHz的场合。

由下图可见,经改进后的SMA—BJ220转换器的实际性能指标为:转换器反射系数在-15dB以下的工作频带被拓展到17.6—31.6GHz;在波导BJ220单模传输工作的频带范围17.6—26.7GHz内,其反射系数为-16dB以下;通过过渡圆孔的抑制作用,谐振尖峰被提高到了32.3GHz。在通带内的反射系数,仿真曲线和实际测量曲线存在一定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该转换器体积只有24.3*22.4*22.4,加工时相对误差较大;以及在仿真过程中,并未考虑SMA接头自身在连接时的微波反射。

三. 结论

本文介绍了我们在对从同轴线到矩形波导之间波型变换做的一些研究。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微波系统,每年的生产、需求量都很大。而通过本文所述技术,可以采用价格低廉的SMA接头来代替其他性能优越、价格昂贵的接头,从而有效的削减了生产成本。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探讨这项新技术及其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所述技术都申请了专利保护。

读完上述内容之后,您对于SMA接头的同轴 矩形波导转换器的设计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了。如果您对于sma接头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阅读我们的其他sma接头相关文章。德索电子,专业的SMA接头供应商,生产经验丰富,接受定制服务,ISO认证,一年质保,值得信赖。也可以向我们发送邮件咨询,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您的邮件,邮件地址:kaikai@dosin.cn。采购以及定制sma,拨打电话 :400-6263-698,查看sma产品图纸、规格、参数等信息,点击:https://www.smajietou.com/